迈克尔·乔丹“最后一投”背后,藏着一个连队友都不知道的秘密
迈克尔·乔丹“最后一投”背后,藏着一个连队友都不知道的秘密
1998年6月14日,NBA总决赛第六场,公牛对阵爵士。盐湖城三角洲中心球馆内,气氛紧张到了极点,20000多名观众的呐喊声仿佛要掀翻屋顶。
比赛进行到最后时刻,公牛队85比86落后爵士队1分。时间所剩无几,所有人都知道,接下来的每一秒都将决定总冠军的归属。乔丹,这位篮球场上的传奇,此时肩负着整个芝加哥公牛队的希望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,那是一种对胜利的极度渴望,也是对自己无比的自信。
此前,乔丹在这场比赛中已经砍下了43分,几乎凭一己之力将公牛队拖入了决胜时刻。但爵士队也绝非等闲之辈,他们的防守密不透风,尤其是对乔丹的盯防,更是不惜一切代价。
然而,乔丹就是有那种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能力。当他在三分线外接到球的那一刻,整个球馆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,眼睛死死地盯着他。乔丹开始运球,他的动作看似缓慢,却又充满了节奏感,每一次运球都像是在向对手宣告:我,就是这里的主宰。
面对防守他的拜伦·拉塞尔,乔丹先是一个假动作,佯装突破。拉塞尔果然被他骗到,身体微微前倾,试图阻止乔丹的突破。就在这一瞬间,乔丹突然一个变向急停,拉塞尔由于惯性太大,脚下一滑,整个人摔倒在地。乔丹面前顿时空出了一大片空间,他毫不犹豫地高高跃起,出手投篮。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,空心入网。
这一刻,时间仿佛凝固了。整个球馆先是一片死寂,随后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。乔丹高高举起右手,手指指向天空,那一刻,他就是篮球之神。
但在乔丹的自传中,他透露了一个连队友都不知道的秘密。原来,在投出这关键一球之前,他的内心其实充满了挣扎。他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,双腿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,每一次起跳都变得异常艰难。而且,此前他的几次跳投都有些偏短,这让他对自己的投篮产生了一丝怀疑。
然而,乔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。他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:“这是我的时刻,我不能输。”他回想起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无数次关键时刻,那些在赛场上的拼搏与奋斗,那些为了胜利而付出的汗水和努力。这些回忆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,支撑着他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。
他还想到了自己的队友们,他们在这场比赛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皮蓬带伤作战,罗德曼在内线拼抢篮板,他们都在为了这个总冠军而全力以赴。乔丹知道,自己不能让他们失望。
于是,在最后出手的那一刻,乔丹抛开了所有的杂念,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本能,完成了这一载入史册的投篮。他后来回忆说:“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和篮球融为一体,我能感受到篮球的每一个旋转,每一个轨迹。我知道,这个球一定会进。”
乔丹的“最后一投”,不仅仅是一个决定总冠军归属的关键球,更是他篮球生涯的一个缩影。它展现了乔丹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,以及他对胜利的执着追求。这一投,成为了篮球史上永恒的经典,也让乔丹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